本篇笔记,写的是“晟”字,由部件日、成构成,一看这构型就知道是含义非常不错的字,不过晟字老被人错读,很多人对其含义也不甚明晰,本篇笔记来学它。
老样子,开始今天笔记前,照旧对上篇笔记所写的“擢发难数”做要点复习。
成语"擢发难数",读音:zhuó fā nán shǔ,源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典故,形容罪行或错误多到难以计数。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带有贬义色彩,用以描述某人或某事的罪行累累,无法一一列举。"擢"字本义为抽引、拉拔,古文中常用来选拔或提拔人才,也用于提升官职或形容树木耸立突出。"发"字在此指人的头发,"难"表示不容易,"数"则用作动词,表示一个一个地计算。成语的典故源于范雎被诬告后,须贾向其谢罪时所说的"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意即罪行多到连头发都不足以数清。
上篇笔记内容简单复习这些,来看本篇笔记所写的“晟”字。
晟字的本音为shèng,与“盛”字同音。在《广韵》中对晟字的注音为“承正切”,《集韵》、《韵会》以及《正韵》中对晟字的注音均为“时正切,音盛”。
现在就使用你的输入法输入这个字的拼音shèng,找到它,现学现用,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当然了,如你所知,晟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chéng,做姓氏时候的读音。所以,如果你看到某个人姓氏为晟的时候,要读作chéng音,其他场景均读作shèng,晟做人名的读音也为shèng。
从字形上看,是由“日”和“成”两个字组成的。这里的“日”字,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它代表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成”字,在这里不仅仅是声旁,它还有着形旁的作用,表示事物的成熟、完整,或者是达到某种状态的饱满和热烈。
所以,晟在造字之初,它要描绘的是这样一幅画卷:
当太阳高高挂在天上,阳光强烈而炽热,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那种情景是不是让人感觉到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这就是“晟”字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感觉。所以,“晟”字的造字本义就是形容词,用来形容阳光强烈炽盛,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初的篆书形式,是将“日”和“成”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后来经过隶书的演变,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楷书形式。而且,古籍中经常会用“盛”字来代替“晟”,这也说明了“晟”字和“盛”字在意义上有着相通之处。
来看下“晟”字的含义和用法。
基本字义上,"晟"表示光明和旺盛、兴盛,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光明炽盛或兴盛繁荣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晟"可以形容朝阳的明亮或国家的繁荣。此外,"晟"还有其它含义,如在宋代音乐中指"大晟",以及作为某些方言中的词汇使用。
《广韵·去声·劲韵》:晟,炽也。
《集韵·去声·劲韵》:晟,明也。
如前所述,晟还是姓氏字,读作chéng音。
结束,
本篇关于“晟”字的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本篇笔记,依旧能让你学到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