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胜县,生于重庆市。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反对美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重庆解放后,曾在中共重庆市委、团市委工作。
小说人物形象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成岗: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刘思扬:是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为信仰劳碌奔波。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6岁时在黄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关了八年。
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贪图享乐,没有革命精神的典型。
华子良: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卖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主要内容
1948年,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样黑暗的时刻,山城重庆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斗争。
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写:“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最终汇集到狱中斗争这条主线索上。
作者集中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经典金句
《红岩》是一部以重庆解放前夕中共地下斗争为背景的革命小说,其中蕴含了许多展现革命者坚定信仰与不屈精神的经典语句。
1、关于信仰与理想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许云峰)
2、关于意志与坚韧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江姐)
3、关于斗争与希望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集体心声)
4、关于忠诚与气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成岗)
5、关于革命者的本质
“革命的道路是光荣的,但也是曲折的……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许云峰)
6、关于个人与集体
“一个人的作用,也许是渺小的,但是当他把自己完全献给革命的时候,他就显示了一种高贵的品质。”(叙述者)
常考简答题
1、《红岩魂》中称“小萝卜头”为烈士,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其实你还是个孩子?”“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你不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加入?”
答:强调是个孩子,他不是政治犯,他是无罪的,揭露了反动派连一个孩子也不放过的惨无人道的本质。
2、“他们因为协助发动了那场著名的事变而被捕”,那场“事变”是指哪件事?是谁发动的?
答: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罗世文将军说:绿,绿树的绿;罗世文将军说:红,红旗的红。可爱的孩子,你永远看不到那反复默读的红旗了,你甚至不曾看过远方原野上那些郁郁葱葱的绿树。找出与“罗世文将军说:绿,绿树的绿;罗世文将军说:红,红旗的红”相呼应的句子,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指着那华盖如云的大树说:看,那是绿树;指着那头顶飘扬的旗帜说:看,那是红旗。”表示对烈士英灵的告慰,结构上照应前文。
4、孩子,你只有这么一张照片,黑白相纸中的你,睁着大大的黑眼睛,露着两颗玉米粒般的门牙,就像一只稚气未脱的小免子。孩子,你要原谅你的爸爸妈妈,就因为太爱你和千千万万个你,他们才那么早便带你上路,寻找自由、平等、和平的理想之光。这是一条艰难之旅,铺满了血肉和尸骨,斗争在你们之前便已开始,在你们之后也不会结束,为此,尚未长大的孩子也被称作了烈士。这段中有“斗争在你们之前便已开始,在你们之后也不会结束”一句话,请用一条成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答:前赴后继。
5、孩子,现在我是安徽省军区一名二十岁的女战士,记住多年之后你要如约前来,我将张双臂将你揽入柔暖的肚腹。吹去的夜风。红色岩石永远刻下你的容颜和故事,孩子,我一遍遍抚摸着你粗糙的皮肤与苦难的人生,深深倾听并记住了一切。有时候啊,仇恨是为了更纯粹地爱与生活;战争是为了更彻底地消灭战争;死亡是为了孕育千娇百媚的春天。而一个个身躯的倒下,恰恰是为了一个民族的站起、一种信仰的耸立,一份心情的绝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红色岩石永远刻下了你的容颜和故事”的意义是什么?红岩之魂是什么?
答:红色岩石有着烈士洒下的鲜血,提示着人们不要忘记革命烈士曾经有过的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的岁月,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红岩魂指渣滓洞狱中的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6、《进攻》和《挺进报》两份刊物有何不同?
答:《进攻》是党内刊物,群众看不到;《挺进报》是群众性的宣传刊物。
7、在前往游击队驻地的路上,一张悬首示众的告示为什么差点让一向沉稳的江姐失去常态?
答:因为她发现牺牲者正是她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
8、特务郑克昌是如何骗取甫志高的信任,进入书店工作的?
答:他伪装成进步的失业青年,经常到甫志高负责的书店读书。
9、为了应对书店的危机,许云峰和李敬原在茶园碰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答:叛徒甫志高带特务封锁现场,许云峰主动吸引叛徒的目标,掩护李敬原撤离。许云峰被捕。
10、敌人组织一场宴会宴请许云峰,策划者是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答:策划者是特务头子毛人凤,目的是想让许云峰和他们合作,结果被许云峰严词拒绝,连一张碰杯的照片也没有得到。
11、龙光华在“断水”的斗争中牺牲,战友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斗争方式,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
答:采用集体绝食的方式,为龙光华召开了追悼会。
12、老太婆下山营救江雪琴,为什么没有营救成功?抓到了谁?
答:因为敌人临时改变计划,连夜用船将江姐押送重庆,找到了叛徒甫志高。
13、在渣滓洞里,同志们是如何欢庆1949年的元旦的?
答:利用一天的放风机会,公开举行狱中的联欢活动。
14、刘思扬要转狱到白公馆,“老大哥”为什么要他背记一首诗?答:这是齐晓轩写的一首诗,“老大哥”要他凭借这首诗去结识新的战友和证明自己的身份。
15、刘思扬被保释后,软禁在家里,为什么会再次被捕?
答:敌人派狡猾的“红旗特务”,假冒自己人,向他骗取情报,被警惕的他拒绝,什么都没有得到。
16、请简述“白公馆”名字的由来。
答:是一座巨大的白色楼房,周围的岩石、树木都被漆成了白色,防止囚禁的人从监牢里逃跑,暗夜里也无法躲藏。
17、小萝卜头要离开白公馆时,送给成岗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答:一幅名为《黎明》的水彩画,蓝天下,金黄色的山,翠绿的深林,红色的太阳。
18、余新江用什么方法让假扮记者的郑克昌露馅的?
答:余新江写了一封假信,故意让假扮高邦晋的郑克昌发现,并将情报送走,敌人逮捕狗熊,因而露馅。
19、胡浩在狱中看《挺进报》被敌人发现,是谁挺身而出?他是如何从容化解危机的?
答:齐晓轩。他模仿笔迹,让敌人核对后确认笔迹相同,然后散播在敌人看守室看到的消息,敌人害怕担“管理不善”的罪名,最终不许再提。
20、胡浩的眼睛为什么会在狱中变成极度近视?
答:因为他要做黑暗时代的历史见证人,每天半夜借着昏暗的狱灯光,忠实记录眼前的一切,因而长期下去毁坏了眼睛。
21、白公馆的同志们越狱的“秘密通道”是哪来的?
答:是许云峰被长期囚禁在地牢用手一点一挖掘的。
22、特务组织一场宴会宴请许云峰,策划者是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答:策划者是特务徐鹏飞,目的是趁机拍下与许云峰碰杯的照片,企图制造地下党领导人与他们合作的假新闻,公开污蔑共产党并迫使许云峰低头。结果被许云峰识破阴谋,一张照片也没有拍到。
23、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他的身上你看到了他与同龄孩子的哪些不同?
示例:小萝卜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真可爱,心地善良。他将捉住的会飞的小虫放走,说明他极度渴望自由,盼望着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够快乐玩耍,生活悠闲。相较于同龄的孩子,他因长期营养不良而身体瘦弱、发育不良,又因为从小面对监狱中严酷的生活,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机智。
24、为了应对书店的危机,许云峰和李敬原在茶园碰头,发生了什么?许云峰的举动体现了什么?
示例:叛徒甫志高带着便衣特务包围了茶园,许云峰主动与甫志高打招呼吸引特务的注意,掩护李敬原离开,许云峰被捕。许云峰的举动体现了共产党人自我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
25、请简述渣滓洞中珍贵的“五星红旗”的来历。
示例:这面“五星红旗”是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江姐和战友们在“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的一面残留弹孔、血迹的红旗上,用李青竹同志的针和线缝制的。
26、你对“红岩”二字是怎样理解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维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示例:红是革命的颜色,也是鲜血的颜色,岩石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忍不屈,用满腔热血践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言,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坚定目标、执着追求,努力提高自己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