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力歱切頁碼第456頁,第18字續丁孫
壠異體壟
丘壠也。从土龍聲。
附注徐鍇繫傳作「壟,丘壟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吕恐反頁碼第1073頁,第3行,第1字述
丘壟也。從土龍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力歱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769頁,第2字許惟賢第1204頁,第1字
丘壠也。
段注高者曰丘壠。《周禮》注曰:冢,封土爲丘壠也。《曲禮》。適墓不登壟。注曰:爲其不敬。壟,冢也。墓,塋域。是則壠非謂墓畍也。郭注《方言》曰:有畍埒似耕壠以名之。此恐方語而非經義也。壟畝之偁,取高起之義引申之耳。
从土。龍聲。
段注力歱切。九部。
白话解释垄,山丘的田垄。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龙”是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戰國〈乍家壟戈〉,從土、龍聲,構形作下形上聲,與楷書構形相同。篆文構形則作左形右聲。《說文‧土部》:「壠,丘隴也。从土、龍聲。」從土,表示與土地地貌相關;龍、隆聲近,隆有高出之義,從龍,表示音讀,兼表隆起高出的意思,本義是墳墓。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垄」。改「龍」為「龙」,是偏旁類推,並以「壠」為「壟」之異體。教育部標準字以「壟」為正字,以「壠」為異體。
壟字的相关索引#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905頁,第1字2陳昌治本第1166頁,第2字3黃侃手批第867頁4說文校箋第607頁,第11字5說文考正第542頁,第22字6說文今釋第2013頁,第4字7說文約注第3371頁,第1字8說文探原第6752頁,第1字9說文集注第2885頁,第3字10說文標整第361頁,第15字11標注說文第584頁,第2字12說文注箋第4809頁,第1字13說文詁林第13304頁【補遺】第18001頁14通訓定聲第136頁,第2字15說文義證第1205頁【崇文】第4817頁16說文句讀第1991頁17章授筆記第570頁,第8字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90頁,第2字19古字釋要第1256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