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末任领导(2015年12月)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副总参谋长5孙建国 海军上将戚建国 上将王建平 上将王冠中 上将 乙晓光 空军中将总参谋长助理2陈 勇 中将马宜明 中将机构概况上级机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级别正大军区级联络方式办公厅实际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旃坛寺1号

作战部实际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厢红旗社区董四墓村1号

机构沿革前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成立时间1954年10月撤销时间2016年1月接替者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对应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标准简称总参谋部,亦简称总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撤销的军事工作机关。

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动员、装备、机要、测绘、外事、管理以及各兵种业务部门[1]。中央军委有关军队的调动指挥通过总参执行。

总参谋部成立于1954年10月。2016年1月,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决定撤销总参谋部。拆分为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训练管理部、国防动员部、战略规划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等七个部门(单位)。

历史沿革[编辑]

成立初期[编辑]

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部设立参谋科。同年8月,南昌起义后设立参谋团。11月,中共中央撤销军事部,于组织局下设军事科。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决定重新设立中共中央军事部,下设参谋科。

1930年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中央军委编设参谋部,下设作战、交通、谍报、训练、工农武装五个科。

1931年3月,在瑞金新设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设参谋部。11月,参谋部改称总参谋部,下设作战局、情报局、无线电总队和交通科。

1932年6月,总参谋部部长改称总参谋长,下设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和通讯处。

1933年5月,总参谋部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

1934年2月,总参谋部下辖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第5局、第6局和警备司令部。

抗战爆发后[编辑]

1935年5月,红一、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会师。10月,到达陕北。11月,新设立中华苏维埃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下设总司令部(亦称参谋部),下设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12月,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仍设总司令部,下设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和警卫团。

1937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后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总参谋部,下设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同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彭雪枫任参谋处长。次年,因萧劲光担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总参谋长一职由滕代远接任;1940年改由王若飞担任。1941年,叶剑英回到陕北,随后担任军委总参谋长兼第18集团军参谋长。1945年8月23日,中共七大会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兼任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参谋长。

整个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只设有军委总参谋长(先后由彭德怀、周恩来担任)和军委作战部,并无总参谋部的名义。1947年6月,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或总司令部的名义,但一直没有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出现。[2]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胡宗南率部进攻陕北,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1947年8月30日中央决定总参谋长一职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理。

建国初期[编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任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任副总参谋长,但是并未设置总参谋部。[2]1950年,徐向前因生病,总参谋长一职由聂荣臻代理。次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调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任副总参谋长;1952年10月,又调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担任副总参谋长。同年年底,召开第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方针。1953年2月,李克农担任副总参谋长。

1954年10月,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粟裕担任总参谋长,黄克诚、张宗逊、陈赓、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1958年,粟裕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被批判而免职,由黄克诚代任。1959年9月,庐山会议上,因支持彭德怀主张,黄克诚被罢免总参谋长职位,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罗瑞卿出任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次月杨勇兼任副总参谋长,而邓华、王震、许世友的职位撤销。1961年和1962年,副总参谋长陈赓、李克农相继去世。随后中央军委于1962年和1963年分别调任李天佑、王新亭担任副总参谋长。1965年,杨成武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同年底,因罗瑞卿事件,罗瑞卿被免去总参谋长职位,改由杨成武代理。

1955年八总部时期,总参谋部下辖作战部、情报部、技术部、通信部、装备计划部、组织编制部、队列部、动员部、军事交通部、政治部、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等13个部局[2]。

1958年杨成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

1959年恢复三总部体制之后,总参谋部下辖作战部、第二部、第三部、装备计划部、军训部、军校部、军械部、军务部、出版部、动员部、通信兵部、防化学兵部、军事交通部、行政经济管理部、政治部、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等18个部局[2]。

1966年初杨成武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事组组长(1967年9月起)。

文革时期[编辑]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兼任副总参谋长;次年,杨、余、傅事件的爆发使得杨成武被罢免代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职位。林彪借此大量插入己方集团人物:而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调任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海军政委李作鹏、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温玉成兼任副总参谋长;而原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张爱萍受到关押迫害。1970年,温玉成被罢免,陈继德担任副总参谋长,同年9月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因病去世。1971年,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张才千担任副总参谋长。同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骨干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纷纷被调离总参职位,而由由副总参谋长张才千主持工作。1971年,阎仲川被免去副总参谋长职位;次年,中央军委相继任命向仲华、李达为副总参谋长;同时免去王新亭、陈继德副总参谋长。1973年,张宗逊被免去副总参谋长一职调任总后勤部部长。之后杨成武、王尚荣、何正文、胡炜担任副总参谋长。1975年,再度出山的邓小平出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从而结束了自九一三事件后长期无总参谋长的情形,然而邓小平对军队的改革被1976年4月的四五运动而隔断。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王诤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四部部长,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由杨成武代理主持。

经过多次调整,到1969年底,总参谋部下辖作战部、第二部、第三部、军训部、军务动员部、防化学部、政治部、警卫局、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外事局、管理局等13个部局[2]。

1970年代中期,通信兵部改为总参谋部通信部,军务动员部分编成军务部、动员部,组建了总参谋部装备部和第四部。总参谋部所属部局增加到17个[2]。

1974年底杨成武恢复工作,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

改革开放后[编辑]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邓小平恢复了包括总参谋长在内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时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977年9月,中央决定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三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并列席常务委员,协助兼任总参谋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主持总参日常工作;杨成武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二书记,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前往福建前线主持福州军区军事工作,不参与总参日常工作;迟浩田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胡炜、向仲华副总参谋长的职务被免。1978年,副总参谋长彭绍辉、王诤相继去世。1979年11月底,邓小平召见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耿飚,谈了对总参谋长接替人选的意见,并安排耿飚向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徐向前作了汇报,11月30日到12月5日,耿飚和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专程到广州向叶剑英汇报总参谋长人选。12月6日,耿飚和韦国清回到北京后向邓小平汇报了广州之行的情况。12月14日、19日,邓小平自到徐向前、聂荣臻家中,交换总参谋长人选事宜[3]。1980年1月,总参谋部领导班子开始调整,杨成武、张才千、李达不再担任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张震、海军副司令员刘华清调任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继续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张才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李达任军委顾问。1980年2月20日下午,总参谋部召开所属部局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主持会议,并宣布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免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一书记;杨得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1982年9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领导机构缩编为总参谋部工程兵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构缩编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缩编为总参谋部炮兵部。

1985年精简整编后,总参谋部下辖办公厅、作战部、情报部、第三部、电子对抗雷达部、装备部、通信部、军训部、军务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动员部、政治部、警卫局、机要局、测绘局、外事局、管理局等20个部局,达到历史上二级部局最多的时期[2]。

1987年11月,杨得志辞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而由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调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92年1月,迟浩田接替秦基伟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而总参谋长一职由济南军区司令员张万年出任;此外,副总参谋长何其宗调离,李景调、曹刚川调任副总参谋长。1995年9月,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调任总参谋长。2002年11月,南京军区司令员梁光烈出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经过多次调整,到2015年前后,总参谋部除了下辖办公厅,设有作战部、情报部、技术侦察部、电子部、信息化部、军训和兵种部、军务部、动员部、陆航部、政治部、管理保障部、战略规划部、外事办公室、警卫局等14个正军级的二级部[2]。

机构撤销[编辑]

2016年1月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中央军委决定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属总参谋部的陆军相关职责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关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谋部。原属总参谋部的军队训练管理、军事院校管理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训练管理部。原属总参谋部的人民武装、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原属总参谋部的军事战略规划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战略规划办公室。原属总参谋部的机关勤务管理保障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原属总参谋部的军队外事工作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原属总参谋部的电子对抗职责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原属总参谋部的其他职责划归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

职责[编辑]

根据有关规定,2016年机构撤销前,总参谋部承担下列任务[4]:

拟订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和实施各军种、战区的作战行动;

拟订和组织实施人民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握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装备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

机构设置[编辑]

根据有关规定,总参谋部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为正军级(除另有注明外)。2016年机构撤销前,总参谋部设置下列机构[4]:

内设机构[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直属队第二军事法院(正师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直属队第二军事检察院(正师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总参一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局(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总参二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技术侦察部(总参三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总参四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信息化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规划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中央警卫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外事办公室

直属单位[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作战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正师级)

历任领导[编辑]

总参谋长[编辑]

肖像姓名(括注当时或最高军衔)

籍贯

在任时期

时任本兼各职

最高职务

刘伯承(1955年授元帅)

四川开县

1930年5月-1931年1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朱云卿

广东嘉应

1931年1月15日-1931年5月22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

郭化若(1955年授中将)

福建福州

1931年5月22日-1931年11月2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代理参谋长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顾委委员

叶剑英(1955年授元帅)

广东梅县

1931年11月25日-1933年5月8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1955年授元帅)

广东梅县

1933年5月8日-1934年2月3日

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刘伯承(1955年授元帅)

四川开县

1934年2月3日-1935年11月5日

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叶剑英(1955年授元帅)

广东梅县

1935年11月5日-1936年12月7日

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刘伯承(1955年授元帅)

四川开县

1936年12月7日-1937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萧劲光(1955年授大将)

湖南长沙

1937年8月25日-1938年1月15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顾委常委

滕代远

湖南

麻阳

1938年1月15日-1940年3月23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若飞

贵州安顺

1940年3月23日-1941年2月14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委员

叶剑英(1955年授元帅)

广东梅县

1941年2月14日-1945年8月23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彭德怀(1955年授元帅)

湖南湘潭

1945年8月23日-1947年3月18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周恩来(国军中将,军调时期曾佩戴上将军衔标志)

江苏淮安

1947年3月18日-1949年10月1日

中共中央军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

徐向前(1955年授元帅)

山西五台

1949年10月1日-1954年10月31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1950年起聂荣臻代理)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肖像姓名 当时军衔

籍贯

在任时期

最高职务

粟 裕 大将

湖南会同

1954年10月31日-1958年10月12日

中央军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

黄克诚 大将

湖南永兴

1958年10月12日-1959年9月1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纪委常务书记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罗瑞卿 大将

四川南充

1959年9月17日-1965年12月29日

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

杨成武 上将

福建长汀

1965年12月29日-1968年3月22日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黄永胜 上将

湖北咸宁

1968年3月22日-1971年9月29日

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邓小平

四川广安

1975年1月5日-1976年4月7日;1977年7月21日-1980年3月2日

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

杨得志 上将

湖南醴陵

1980年3月2日-1987年11月28日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顧委常委

迟浩田 上将

山东招远

1987年11月28日-1992年10月28日

中共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张万年 上将

山东龙口

1992年10月28日-1995年9月28日

中共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傅全有 上将

山西原平

1995年9月28日-2002年11月19日

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梁光烈 上将

四川三台

2002年11月19日-2007年9月21日

中央军委委员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

陈炳德 上将

江苏南通

2007年9月21日-2012年10月25日

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房峰辉 上将

陕西咸阳

2012年10月25日-2016年1月11日

2015年11月改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首任参谋长

副总参谋长[编辑]

张宗逊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9年12月11日)

李克农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2年2月9日)

陈 赓 大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59年10月27日)

王 震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59年10月27日)

许世友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59年10月27日)

邓 华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59年9月12日)

彭绍辉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7年8月10日)(1969年8月12日至-1978年4月25日)

张爱萍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7年8月10日)(1977年9月16日至1982年11月19日)

杨成武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5年12月29日)(1974年11月28日至1980年1月11日)

韩先楚 上将(1954年10月31日至1960年12月27日)

杨 勇 上将(1959年10月27日至1960年12月27日)(1977年9月16日至1983年1月6日)

李天佑 上将(1962年9月15日至1970年9月27日)

王新亭 上将(1963年9月10日至1972年10月21日)

温玉成 中将(1967年11月24日至1970年6月4日)

吴法宪 中将(1967年12月27日至1971年9月29日)

李作鹏 中将(1968年10月5日至1971年9月29日)

邱会作 中将(1968年10月5日至1971年9月29日)

阎仲川 大校(1969年5月9日至1971年10月1日)

陈继德 大校(1970年7月4日至1972年12月29日)

张才千 中将(1971年4月7日至1980年1月11日)

向仲华 中将(1971年4月7日至1980年1月11日)

李 达 上将(1972年10月21日至1980年1月11日)

王尚荣 中将(1974年11月28日至1980年1月11日)

胡 炜 少将(1974年11月28日至1977年2月9日)

何正文 少将(1974年11月28日至1985年3月9日)

伍修权(1975年4月11日至1982年12月12日)

王诤 中将(1977年4月7日至1978年8月13日)

迟浩田 上将(1977年10月22日至1982年12月12日)

张震 上将(1980年1月11日至1985年3月9日)

刘华清 上将(1980年1月11日至1982年8月28日)

徐 信 上将(1982年12月12日至1992年10月17日)

徐惠滋 上将(1985年3月9日至1995年7月31日)

何其宗 中将(1985年3月9日至1992年10月17日)

韩怀智 中将(1985年5月4日至1992年10月17日)

李景 上将(1992年11月4日至1995年7月20日)

曹刚川 上将(1992年11月4日至1996年12月23日)

隗福临 上将(1995年7月20日至2003年1月)

吴铨叙 上将(1995年7月20日至2004年6月11日)

钱树根 上将(1995年7月20日至2004年6月11日)

熊光楷 上将(1996年1月18日至2005年12月13日)

郭伯雄 上将(1999年9月30日至2002年11月15日)

张 黎 上将(2000年6月13日至2008年12月)

葛振峰 上将(2002年10月12日至2010年2月26日)

许其亮 空军上将(2004年6月11日至2007年9月6日)

吴胜利 海军上将(2004年6月11日至2006年8月16日)

章沁生 上将(2006年12月6日至2007年6月23日;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5日)

刘镇武 上将(2007年6月23日至2009年7月)

马晓天 空军上将(2007年9月6日至2012年10月)

孙建国 海军上将(2008年12月至2016年1月)

侯树森 上将(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

魏凤和 上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

蔡英挺 上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

王冠中 上将(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

戚建国 上将(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

王 宁 上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

乙晓光 中将(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

王建平 上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

总参谋长助理[编辑]

刘华清 上将(1979年2月28日至1980年1月11日)

刘 凯 中将(1979年2月28日至1985年3月9日)

韩怀智 中将(1979年2月28日至1985年3月9日)

徐 信 上将(1980年11月8日至1982年12月12日)

谭旌樵(1982年12月12日至1985年3月9日)

吴铨叙 上将(1992年11月4日至1995年7月20日)

隗福临 上将(1992年11月4日至1994年10月30日)

熊光楷 上将(1992年11月4日至1996年1月18日)

钱树根 上将(1994年12月8日至1995年7月20日)

董良驹 中将(1996年1月18日至1996年3月27日)

张 黎 上将(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13日)

李 玉 中将(2000年12月1日至2006年7月)

范长龙 上将(2003年12月26日至2004年9月)

章沁生 上将(2004年12月13日至2006年12月6日)

杨志琦 中将(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

孙建国 海军上将(2006年12月6日至2008年12月)

陈小工 中将(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

戚建国 上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

陈 勇 中将(2009年[5]至今)

乙晓光 空军上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

高 津 上将(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

马宜明 中将(2014年12月至今)

总参谋部顾问[编辑]

傅秋涛 上将(1975年10月9日至1981年8月25日)

刘少文(1978年6月6日至1985年3月9日)

孙 毅 中将(1978年6月6日至1985年3月9日)

周士第 上将(1978年10月4日至1979年6月30日)

孔 原(1980年3月至1988年9月)

江 文 少将(1981年6月至1988年9月)

参考文献[编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 新华网. 2002-01-25 [201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9).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廖锋,关于我军总参、总后历史沿革若干情况的补正,军事史林2005年第7期

^ 李笑:“说不尽的军中‘三杨’”,《世纪风采》,2014年第5期,第17-21页。.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 4.0 4.1 中国经济网. 中国人民解法军四总部是包括哪几个单位. 中国经济网新闻. 北京.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5)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新晋陞21名中将 多为专家学者型将领. 联合早报网.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1).

外部链接[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专题报道. 中国军网. 2005-04-21 [201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参见[编辑]

中国共产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军事主题

参谋部

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

中华民国國防部參謀本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德国总参谋部、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大韓民國聯合參謀本部

查论编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上级组织中共中央军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家中央军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主席(党、国)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深改组组长、军委联指总指挥、军民融合发展委主任)副主席(党、国)

张又侠陆军上将(政治局委员)

何卫东陆军上将(政治局委员)

委员(党、国)

刘振立陆军上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张升民火箭军上将(中共中央军委纪委书记、国家中央军委监委主任)

军委机关第一级职能部门领导办公厅主任方永祥(陆军中将)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陆军上将)副参谋长

徐起零(陆军上将)

景建峰(空军中将)

吴兴丰(海军中将)

政治工作部主任暂无副主任

何宏军(陆军上将)

王成男(空军中将)

后勤保障部部长张 林(陆军中将)装备发展部部长许学强(空军上将)训练管理部部长王 鹏(陆军中将)政治委员方永祥(陆军中将)国防动员部部长刘发庆(陆军中将)政治委员王东海(陆军中将)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书记(主任)张升民(火箭军上将)副书记(副主任)

陈国强(空军中将)

政法委员会书记王仁华(海军上将)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赵晓哲(海军中将)战略规划办公室主任沈方吾(陆军少将)改革和编制办公室主任李鹏翼(陆军少将)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主任李 斌(空军少将)审计署审计长孙 斌(陆军少将)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局长高大光(海军少将)政治委员韩国启(空军少将)中央军事委員會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军委机关第一级职能部门下属单位军委办公厅

秘书局

警卫局

政治工作局

综合保障局

保密和档案局(档案馆)(解放军保密办?)

信访局

法制局

军委主席办公室

北戴河办事处

联合参谋部

办公厅

政治工作局

作战局(国家空管委办公室)

战略战役训练局

情报局(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

导航局

网络电子局

信息通信局

战场环境保障局

军事需求局

警卫局(61889部队)

305医院

政治工作部

办公厅

组织局

干部局

兵员局

文职人员局

宣传局

网络舆论局

直属工作局

群众工作局

联络局

老干部局

新闻传播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

军事博物馆

沙河培训基地

后勤保障部

办公厅

政治工作局

综合计划局

财务局

卫生局

军需能源局

运输投送局(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

军事设施建设局

直属供应保障局

采购管理局

财务结算中心

装备发展部

办公厅

政治工作局

综合计划局

合同监管局

科研订购局

信息系统局

试验鉴定局

国防知识产权局

装备技术合作局

军事代表局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核试验基地(21基地)

国防专利审查中心

训练管理部

办公厅

政治工作局

训练局

院校局

职业教育局

训练监察局

部队管理局

军事体育训练中心

国防动员部

办公厅(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国家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国防部征兵办公室?)

政治工作局(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动员征集局

民兵预备役局

人防局(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

边防局(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军区

山西省军区

内蒙古军区

辽宁省军区

吉林省军区

黑龙江省军区

山东省军区

江苏省军区

安徽省军区

浙江省军区

江西省军区

福建省军区

河南省军区

湖北省军区

湖南省军区

广东省军区

广西军区

海南省军区

陕西省军区

宁夏军区

甘肃省军区

青海省军区

四川省军区

贵州省军区

云南省军区

上海警备区

天津警备区

重庆警备区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

办公厅

政治工作局

纪检监察局

案件审理局

政法委员会

综合局

政治工作局

保卫局

解放军军事法院

解放军军事检察院

总直属军事法院

总直属军事检察院

军事监狱

科学技术委员会

综合局

科技战略局

科技创新局

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战略规划办公室

综合局

网络信息统筹局

军民融合局

统计评估局

改革和编制办公室

综合局

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

综合局

亚洲局

欧亚局

美大局

履约事务局

审计署

综合局

驻东部战区审计局

驻南部战区审计局

驻西部战区第一审计局

驻西部战区第二审计局

驻北部战区审计局

驻中部战区审计局

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综合局

财务局

营房局

服务局

卫生局

招待局

财务结算中心

疾控中心

京西宾馆管理局

军委直属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联勤保障部队

武汉基地

无锡中心

桂林中心

西宁中心

沈阳中心

郑州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

军事院校和研究机构

国防大学

军事科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已撤销的总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

总装备部

总干部部

武装力量监察部

训练总监部

总军械部

总财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预备役、文职人员)

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战区:

东部(陆·海·空)

| 南部(陆·海·空)

| 西部(陆·空)

| 北部(陆·海·空)

| 中部(陆·空)

军委直属兵种: 军事航天部队 · 网络空间部队 · 信息支援部队 · 联勤保障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警种: 内卫部队 机动部队 海警部队

中国民兵

(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共同领导管理民兵、征兵、边海防和空防等工作)

导航:战区及军区

陆军

集团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武警

海警

中国维和部队

军校

军衔(现役上将、现役中将)

Copyright © 2088 羽毛球世界杯_世界女排世界杯 - umil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