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Jackline
编辑 | 动察局
超级猩猩,是怎样做成的?
■健身创业需要“生理性喜欢”,而非机会主义
“有人见红杉这样的资本投了超级猩猩,于是跟风进场,这是‘机会主义’。”跳跳认为“机会主义”不足以支撑创业成功。
实际上健身是个很难的生意。“创业过程中,95%的时间是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她说道,“可能场馆噪音被投诉了,用户忽然低血糖晕倒了,突然刮台风所有人退课了,有人挖你的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没有生理性喜欢,怎么经得起折腾。”
“按次付费”的超级猩猩则在这条艰难的赛道上,选择了“炼狱级”难度。“我们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有的人可能来一次再也不来了,有的用户给你第二次机会,得经过好多努力,才能变成一个珍贵的超级猩猩长期用户。我们为此积累了11年。”跳跳认为这样的耕耘积累,是“聪明”无法替代的。
图:超级猩猩不办年卡、按次付费
创业初期的超级猩猩吸引到了拥有“生理性喜欢”的教练。“(单次付费团课)这事一没人做过,二没人看好,行业还封杀,原来老东家不一定回得去,只有非常热爱和相信团课的教练才会加入。”而就是这样“一撮”被她称作“神经病”的团课教练,“点燃”了超级猩猩的教室,也让包括跳跳在内的团队成员深深被打动和吸引。“你觉得他们好棒,然后发自内心相信他们的价值应该得以被实现。”
跳跳说:“热爱,是超级猩猩最核心的竞争力。”
■超级猩猩的两次生死关头
2016年1月21日,超级猩猩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由跳跳本人撰写、言辞恳切的“道歉信”,她为一项用户投票活动的不佳体验致歉,并临时决定向26位参加活动的用户每人提供一支apple watch作为赔偿。据跳跳后来的分享,其实当时超级猩猩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那26支手表几乎花掉了公司账上的余额。”
图:最初的集装箱健身舱
彼时,当“共享健身舱”这个后来被市场证伪的模式还在引领新一轮创投热潮的时候,超级猩猩已经悄然作出其至关重要的战略转型——提供单次付费团课,打造“城市运动橱窗”。因为团队发现教练在健身这件事上的不可或缺,并挖掘出过去作为健身房配套品的“团课”所潜藏的价值。
走上正确轨道的超级猩猩开始加速前进,先后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5亿元。2017年至2019年,超级猩猩开城拓店、高速增长,进入九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100家。
然而2020年疫情的到来,使超级猩猩陷入了发展历程中又一个至暗时刻。
受疫情防控影响,全直营门店的超级猩猩无法正常运营,经营受到重创。一直到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全面转向宽松,然而“阳康”后人们能否走进健身房、安全锻炼,依然让超猩团队担忧。“疫情放开那三个月是超级猩猩的冰点,那时候算的不是账上的钱够活多少个月,而是几个月以后会死。”跳跳回忆道。
2023年超级猩猩陆续关闭一批低效门店,中后台也做了一定缩编优化,“2023年底,我们确认自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2024年底确认没有一家不赚钱的店,整个公司现金流和利润都是正的。”
■ “我们有中国最好的用户”
2023年9月16日,时隔三年专为用户打造的超级猩猩城市运动派对回归,“猩际运动会”重磅登场。不再自顾不暇的超级猩猩,希望再次好好照顾自己的用户。
图:2023年的猩际运动会
超级猩猩复购率达62%,有着很高的用户认可度。有时面对用户的投诉,跳跳反而很感动,“什么样的品牌,何德何能收到用户写这么长、有理有据的投诉,如果不爱这个品牌,连投诉都懒得吧。”
对于超级猩猩而言,她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服务好每一个走进来的用户,TA觉得满意,然后愿意推荐别人来。以“不推销”为基础,超猩推出了诸如“老带新体验、超级猩猩买单”这样的活动。在过去的11年间,超级猩猩80%的新用户来自转介绍和“自来水”(即主动搜索超级猩猩),都是受到老用户的推荐影响。
超级猩猩的团课69-159元一节,其忠实用户通常每周去健身3次以上,有人甚至一天上2节课,每年在超级猩猩的健身消费可达上万元。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这类人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我们拥有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最好的用户,是所有好品牌喜欢的用户。”跳跳与品牌部讨论活动预算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并鼓励团队通过赞助、广告等合作方式,把“品牌”这一成本中心做成了利润中心。
图:超级猩猩与B.DUCK合作
2024年3月,“超猩甄选”业务上线,在超级猩猩小程序或APP可以一站预约经过甄选的健康休闲本地商家。这些商家同样是按次预约、无推销,并且支持超猩卡支付。目前已有80多个品牌、170+门店上线,最新拓展到了香港。
一方面,超猩甄选为用户提供了拉伸、SPA、普拉提、舞蹈等更多类型的服务选择;另一方面,超猩为这些严选商家带去付费引流,形成商业收入。超级猩猩已经实现了超越一般健身服务的品牌价值。
图:超猩甄选界面
重塑教练生态
■最好的致敬是成为TA
对于健身这件事,跳跳并不赞同“反人性”之说。
“好吃懒动不叫人性,而是生物本能。人之所以不同,在于克服了生物本能。”她拿自己喜爱的马拉松运动举例——几万名跑者与冠军无关、没有人歌颂,却为了完成比赛努力奔跑,“这很英雄主义,这是人性的美好。”
跳跳认为,健身本质上是少数人对抗生物本能、致力于自我提升的过程。通常来说,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消费能力亦属于前20%的群体。那么,能为这样的菁英群体提供指导和服务的健身教练,无疑也应是出类拔萃的。
在跳跳看来,无论团课教练还是私教,都是榜样式的存在。她常常由衷地赞赏健身教练这个群体。
图:超级猩猩团课现场
跳跳曾说:“最好的致敬是成为TA”。作为超级猩猩的CEO,跳跳参加了内部的单车教练认证培训,“看到教练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你内心会有想法也成为那样的人。”她喜欢单车运动,又擅长表达,自认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单车教练的潜质。
不过从参加培训到现在已经两年了还没能达到标准上线,她发现自己低估了这件事,“你要跟音乐融为一体,要有松弛感,得刻意练习的时间足够长,才能游刃有余。”
但这件事情也让跳跳感到安心,“因为我自己试了,更发现原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团课教练真的很难。我们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2023年的“猩际运动会”上,跳跳与9名单车教练共同登台领骑。她自觉水平不足以站上那个舞台,但是同事的话说服了她,“这会对超级猩猩的教练产生鼓舞,因为你和他们愿意在一起。”
重视教练、尊重教练,是超级猩猩这家企业重要的文化底色。
图:跳跳与教练们在猩际运动会上
■从团课到私教
在超级猩猩之前,团课教练一直处于行业的边缘位。在传统健身房,团课教室是配套品,团课包含在健身卡费用里,会员不会为其单独付费,因此团课项目往往充当引流工具,属于成本支出项。团课教练们则没有固定的归属,每天在不同俱乐部之间“跑场”。
而超级猩猩改变了团课这个项目以及从业教练的生态。团课教练不仅成为了健身场馆的“C位”,超级猩猩团课教练的时薪均值能达到300元,课量60节以上的稳定教练月薪达到1.7至1.8万元,头部教练年薪超过50万元。“我们不设满几人开课,来一个人也会支付课时费,让教练把课上好。”跳跳介绍道。
图:超级猩猩团课
2024年超级猩猩团课还与传统商业健身房进行过合作:合作方提供空间场地,超级猩猩输出自研团课内容与教练体系。但这一以双赢为出发点的项目浅尝辄止。原因在于,超级猩猩发现传统场馆将团课视为引流工具,核心目标仍然是销售健身卡,这与超级猩猩注重团课品质与用户体验的理念难以契合。
而另一项突破性的业务成功在超猩生长起来。2019年8月,首家超级猩猩私教店在深圳开业,标志着超级猩猩正式推出私教业务。
超级猩猩一直以来推行的“不推销”、“明码标价”、“教练以上课为核心而非销售”等特点,超猩内部认为这些也应推行至私教领域。并且相较于团课,私教可以服务到那些运动基础薄弱、需要一对一指导的人群。
私教归属于超级猩猩的“综合训练”业务,旗下有四种类型的门店,分别是——私教店、训练店、综合训练店、综合训练中心。其中私教店是工作室形式,提供1对1私教课及小班团课。其他三种门店在此基础上提供自助训练卡,还会开设特色训练营。
图:超级猩猩综合训练店
对于健身用户来说,不仅跳操,撸铁、请私教也可以去超级猩猩了。
现在团课和综合训练是两个独立的业务。“我觉得这两个业务都很好,一个更相信情绪价值,一个很相信科学训练,都有美好的信仰。”跳跳这样说道。
■应对“挖角”
一直以来,不乏新进入者瞄准健身市场,尤其是被超级猩猩做得风生水起的团课市场。竞争对手把目光投向超级猩猩的教练,企图通过“挖人”来快速抢占市场。面对这种情况,尽管也会烦恼,跳跳表现出了坦然的态度。
首先,她认为人才流动在所难免,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过程。与此同时,从商业角度来看,教练的离职对超级猩猩的影响有多少呢?
“实际上,我们的核心用户平均同时会关注三位教练,在四家门店锻炼,参与三至五种不同课程,这种多元化的选择形成了一种网络效应。”跳跳解释道,优秀教练的离开是平台的遗憾,但不必然导致会员流失。
她还强调,会员对教练的喜爱,既源于教练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平台和其他同事的托举。
图:2025年猩际运动会
从教练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跳跳认为超级猩猩的教练在业内享有尊重,并且薪资待遇优厚。她对超级猩猩吸引和留住优秀教练充满信心。尽管有竞争对手以高价诱惑教练跳槽,教练们也会考虑这种选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事实上,过去11年里,那些试图通过高薪挖角却最终昙花一现的品牌并不少见。在跳跳看来,超级猩猩坚信自身优势,绝不陷入这种短视的竞争泥沼,而是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坚持长期主义。
跳跳在超级猩猩
■“向死而生”
“我们用11年时间,见证了很多公司的出现和消失,我们就是朴素地相信要走正道、算清楚账,我不相信烧钱、做违反常识的事情可以成功。超级猩猩如果死了不可能是被其他公司搞死的,只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正确的事情,如果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正确的事情让公司死了,我们就把超级猩猩再做一遍。”跳跳把最坏的结果已经想过了。
其实在超级猩猩创业之初,就展现出这种“向死而生”的气质。
超级猩猩喊出“要么酷,要么死”的响亮口号。作为首个推行按次付费、将健身零售化的行业“门外汉”,跳跳当时也无法预知未来成败,只是想着如果失败了,就为健身行业留下一份关于按次付费的研究报告。
图:超级猩猩课程现场
“酷”既是超级猩猩的品牌精神,更是跳跳的生活哲学。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既充满诗意与浪漫——正如跳跳言辞中常见煽动力与感性交织,也体现了其对所追求事业的坚定与决绝。
如今,超级猩猩已走过11年征程,成功改写了中国健身行业的历史。
在超级猩猩诸多成功要素之中,跳跳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打破规则的人
打破健身行业规则的超级猩猩身后,是不愿墨守成规的跳跳。
在公司内部,跳跳要求所有同事直呼其名,如果有人在“跳跳”后面加了“总”,她就罚自己款,为的是打破层级的束缚,确保团队成员能够直接、坦诚地交流想法。包括与一线教练的沟通,她说:“想了解一个教练的想法,我会直接打电话聊聊,这是最简单高效的方式。”
在小红书上,经常有用户晒出与跳跳一起上课的合影,她也通过自己的社交账号与用户互动,交流课程体验,甚至探讨开店、选址等话题。有时还会收到用户发来的投诉,团队内部戏称她是Chief Apology Officer(首席道歉官)。这种“互联网活人”的公关方式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跳跳认为这能让她更真实地了解用户需求。
图:跳跳在湖畔大学
在跳跳眼中没有绝对的权威,这与她从小在空军部队长大的经历有关。“看到将军、司令出现时,别人都在敬礼,我在想那不就是平时来家里做客的叔叔吗?”在她眼里,每个人都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
■底线与松弛
回忆起创业历程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跳跳眼中闪烁着光芒。最让她自豪的不仅是那些大胆而坚定的决策,更有那些坚守底线的时刻。
她感慨道:“我始终为团队没做过任何‘桌面下’的事骄傲:不诋毁对手、不烧钱挖人、不向用户乱承诺、随时可退款……”这些坚守的底线,正是跳跳所欣赏并坚持的原则,也是这家公司发展的基石。
如今,跳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松弛感,这源于她内心的笃定。
图:跳跳在课程现场
她笑着说:“这个公司最坏的结果是大不了重做一遍。或者我去帮人做选址,毕竟我有交了几亿学费的经验;我还能去海底捞从服务员干起,朝下一任CEO努力;要不去卖新能源汽车,我能做最厉害的销售……”
她比喻道:“这种松弛感就像在地面行走,脚下有一条红线,你知道自己不会掉落。如果在高空,即使有保险绳,依然不敢迈步。其实,你具备直线行走的能力,真正阻碍你的,是对摔倒的恐惧。而我,没有这些恐惧。”
2025年,超级猩猩计划新增70家门店,优先深化现有城市布局。对于更长远的发展规划,跳跳表示并不执着于具体数字,“要相信教练员,相信一线的同事。”
超级猩猩就像一片试验田,在城市的某间教室或许会生长出一块新的业务,正如过去那些课程与项目,由团队提出设想,公司提供试验平台,最终由用户的选择推动其成长。
“我对公司的期望是,用我们自己欣赏的方式活着就够了。只要每年比之前有所进步,相信复利的力量。”
怀揣着打造世界级伟大品牌的梦想,超级猩猩在继续前行。
欢迎关注“动察局”,深度洞察体育健身行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